首页

长沙回眸女S

时间:2025-05-30 07:19:04 作者:“雪龙2”号圆满归航:首次秋季南极考察推动国际合作新模式 浏览量:81332

  中新社海口5月29日电 (记者 王晓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返航暨“雪龙2”号公众开放日新闻通气会29日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停泊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上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雪龙2”号完成航程4万余海里的南极秋季考察,联合8国12位科学家探索罗斯海生态奥秘,并首次访问泰国,参加“中泰海洋合作月”,开启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的极地合作新模式。

5月29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摄

  此次考察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也是中国极地考察单船考察历时最长的一次。“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抵海南海口,共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

  考察联合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考察队领队兼首席科学家王金辉表示,这次考察进一步推动了极地领域科研和后勤保障的国际合作,探索了开展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综合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化了国际社会对于南极秋季弱光——黑暗环境下生态系统环境适应以及关键生物类群生存策略的认知,为中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南极海洋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了有效科学支撑。

5月29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图为“雪龙2”号的直升机停机坪。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摄

  今年时值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考察队领队助理、“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介绍,在归航途中,“雪龙2”号应邀首次访问泰国,参加“中泰海洋合作月”。泰国诗琳通公主出席“雪龙2”号欢迎仪式。其间,中、泰两国科研机构举行了极地科学国际学术会议,还举办了科普教育展览。据了解,2016年来,已有15名泰国科研人员参与中国极地考察。

  王金辉介绍,本航次“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顺利完成海洋中上层关键物种营养级结构调查、锚定潜标收放等任务,并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累计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考察队副领队何剑锋说,本航次主要在水体结构、低营养级生物、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3个方面有新发现。其中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考察队发现了罗斯海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鹱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棋手”遇见“骑手” 第四届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开幕

在山西省与犹他州省州合作框架下,临汾与犹他州以寻根文化元素及精神内涵为依托,开展实质性合作,希望正式开启两地文化数字图书馆建设合作项目,为进一步完成中文寻根与家谱认证系统奠定基础,促进寻根文化对外传播。(完)

再有多处新发现 贵州绥阳双河洞已发现熊猫化石遗迹44处

卡帕内玛最大化项目除投资恢复马里亚纳综合运营区里所属的卡帕内玛矿区的运营外,还包括安装一条远距离传送带、以及改建廷博佩巴(Timbopeba)铁路终点站的堆场和装货场。卡帕内玛矿区将使用自动驾驶卡车,并通过使用自然水分选矿,生产烧结粉,避免产生尾矿。

(身边的变化)内蒙古史大姐的30年小镇创业路

回家后的江女士回想起平常浏览的健康新闻,知道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便立即带着父母前往医院检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慧接诊后表示,虽然江女士一家目前没有出现腹痛、泛酸、餐后饱胀等典型感染症状,但长期亲手喂食、接触餐具等行为,也可能埋下了不小的健康隐患,便为他们安排了C13呼气检测。

居民团结互助 生活和谐幸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走进龙威家具的展厅,家居产品精致摆放,酷炫的电竞椅,符合人体力学的办公椅,潮流时尚的沙发,高科技的升降桌等等,琳琅满目的系统家居,配合“以竹代塑”装饰,让安吉“绿色家居”的特点充分展现。

致敬!山东4人分别获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作为2024北京文化论坛的重要展示活动,展览以“雕塑北京”为主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呈现雕塑等公共艺术对北京城市空间的雕琢与塑造。通过公共艺术视角,展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诠释首都城市规划建设实践所蕴含的历史文脉传承、多元文化创新与世界文明互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